展会开幕还有00 中文 | English

2025 Western International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xpo

2025西部国际智能制造博览会

  2025年3月13--16日

西安国际会展中心

探讨行业发展趋势,分享各自取得的经验成果
探寻行业创新产品与技术、最新解决方案
寻找可信赖的优质供应商及产品

工控行业复苏在即:政策春风助力市场回暖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2025年度策略:工控静待拐点,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近.pdf

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2025年度策略:工控静待拐点,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近。工控回顾:24Q1-3销售额同比下滑,国产企业份额提升。宏观层面,24Q1-3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滑,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提升。中观行业层面,24Q1-3工控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,项目型市场表现好于OEM市场。产品维度,外资渠道高库存影响下,24Q1-3大中型PLC产品销售额下滑幅度较大。微观企业层面,国内企业加大细分市场开拓力度,代表上市企业收入增速好于行业表现,毛利率整体略有下滑;国内市场份额提升态势明显。欧美系企业受到前期积累的高库存影响以及中国企业的竞争冲击,工控业务业绩承压。日系企业在3C及半导体...

工业控制(简称工控)行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石,承担着提升生产效率、保障工业安全、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任务。随着全球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推进,工控行业在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。近年来,受宏观经济波动、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,工控行业面临诸多挑战。然而,随着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,工控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
政策春风助力工控行业复苏

在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,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工控行业的发展。2024年,我国密集推出了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相关政策,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扩大制造业投资,同时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落地。例如,国务院印发的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中提到,将加大财税、金融等政策支持,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。此外,财政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会上表示,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,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。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,预计将为工控行业的发展持续注入动力,政策效应有望逐步显现。

从数据来看,2024年1-9月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9.2%,这一增速好于去年同期,且较今年1-8月的9.1%略有提升。分行业来看,食品制造业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累计同比增速较高,均超过20%。这些数据表明,尽管整体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,但制造业的投资热情并未减退,特别是在政策的引导下,工控行业的市场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。

技术升级迭代带来新增长点

技术进步是推动工控行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动力。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,如锂电池板块的固态电池、光伏板块的钙钛矿等,工控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升级迭代。这些技术的发展和成熟,将带来新的产能建设需求,从而为工控产品市场增添新的增长点。

以新能源行业为例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对于产线造成的调整将产生设备更新需求。例如,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现有的电池生产线提出新的要求,从而催生对新型工控设备的需求。此外,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,降碳等要求下对于产线的调整也将产生设备更新需求。这些技术升级和迭代,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,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,提高竞争力。

从市场规模来看,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自动化整体市场规模为2201.21亿元,尽管同比略有下滑,但随着技术升级迭代的推进,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逐步回升。特别是在政策的推动下,下游企业从去库存转向补库存,相关工控企业有望受益。

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

在工控行业中,国产化替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。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上的不断提升,国产工控产品正在逐步替代进口产品,市场份额稳步提升。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,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,也有助于推动国内工控行业的整体竞争力。

在低压变频器、交流伺服、小型PLC、大中型PLC等产品领域,国内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均呈现增长态势。2024年前三季度,这些产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2.89%、47.41%、29.52%、1.91%,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.91、3.00、1.41、0.63个百分点。这些数据表明,国产工控产品正在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,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,国产化替代的趋势更加明显。

国产化替代的加速,不仅得益于国内企业在技术和质量上的进步,还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。例如,工信部在《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》中提出,到2027年,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%以上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、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%、75%。这些政策目标的实现,将进一步推动国产工控产品的发展。

总结

上一篇:生态链接 智控未来 筑基新型工业化——第三届工控大会在苏州开幕 下一篇:线束加工产业革新,国产设备如何开辟新航道

版权所有:2025西部国际智能制造博览会    沪ICP备2022034778号